标准PLUS | 合规管理体系实务之合规审查机制

组织合规管理是组织以有效防控合规风险为目的,以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为导向,以组织和员工的经营管理行为为对象,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合规审查是合规管理风险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一环。ISO 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35770-2022《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为合规审查提供了指南。本文将对合规审查进行简要介绍。

一、合规审查含义

合规审查,实践中又称合规尽职调查,是指对组织的具体经营事项是否合规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是否符合组织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是否遵守企业内部规章、企业价值观、商业行为准则、职业操守等。ISO 37301标准还要求组织在员工雇佣、调动和晋升前,以及外包前开展尽职调查,以确保组织不会因为雇佣和外包过程而降低合规管理的要求。

合规审查是一种事前审查活动,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做出判断,从而为组织重大决策提供支撑。根据审查事项的具体情况及复杂程度,组织可以指派内部人员对送审事项展开审查,也可委托外部专家或机构出具独立审查意见。

组织需要进行合规审查的事项主要包括:

(1)重大决策事项:例如重大项目立项、新业务开发、新机构设立、重大投资项目、重大合并或并购等;

(2)组织章程、重要规章制度或业务管理规定的制定或变更;

(3)重要合同及协议的签订或变更。

二、合规审查流程

合规审查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会议表决、公文流转会签或现场审查等。合规审查一般可分为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在本阶段,组织需要建立审查团队,明确审查目的,查阅和检索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审查的对象和范围,制定审查方案,明确审查的基本原则、审查方法、工作程序,编制审查计划,初步对审查对象进行了解,向审查对象提供审查所需的资料清单。

2.实施阶段

在本阶段,审查团队应对有关事项的程序和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合规风险等进行审查,务必做到有理有据。为确保审查收集信息的合法、有效、全面和完整,审查团队应在审查对象配合的情况下收集审查所需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如果发现资料不完整或其真实性、有效性存疑,抑或不同资料之间提供的信息相互矛盾,尤其是发现重大事件需要进一步核实时,审查团队应进行补充审查,以确保合规审查能够获得所有充分和必要的信息。

3.报告阶段

在本阶段,审查团队应拟制合规审查报告草稿,全面完整描述合规审查过程、主要发现、调查结论和相关证据,并在与审查对象及时沟通后,出具正式的合规审查报告。在合规审查报告中,审查团队应提出合规审查意见,针对合规风险事项,提出改进建议,并监督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