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IP透析 | 由成大生物IPO问询得到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启示

上市公司300余家,总市值近5万亿元,首次公开发行筹资超过3800亿元,日均成交金额达200多亿元,日均参与交易人数超过20万。作为我国推行股票全面发行注册制试验田,成立两年的科创板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为众多科创企业募得了发展的关键资金,更成为了推动科技、资本、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逐渐加速的重要助力。

与其他板块相比,科创板虽然对首次发行企业盈利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却设立了较高的科创属性门槛,尤其是其中对于知识产权的要求,令众多企业折戟上市途中。

有鉴于此,中知公司推出“科创IP透析”栏目,着眼于分析已登陆科创板企业问询答复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其IP管理经验,温故知新,为广大向科创板发起冲刺的企业提供借鉴。

成大生物拥有的“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制备疫苗的工艺平台技术”是一种规模化细胞培养技术,包含一系列先进工艺。对该项技术形成的知识产权,成大生物是如何进行保护的呢?回顾其科创板问询之路,我们或可探得其保护策略一二。

问题:核心技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以知识产权形式还是以技术秘密形式

上市委员会在第二轮问询中问到“核心技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以知识产权形式还是以技术秘密形式”。

成大生物在答复中表明,核心技术主要以技术秘密形式进行保护。对核心技术中关键的工艺参数和技术诀窍以技术秘密方式保护,对于除此以外的技术构思类、结构装置类等外围技术选择性地申请专利进行保护,以最大化地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此外,成大生物还解释了选择技术秘密进行保护的原因和具体的保密措施。

企业应根据要保护的核心技术,结合不同知识产权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成大生物为例,其核心技术包含多种工艺,如:培养环境设定、设备设计及运转、培养基构成及制备操作规程等,上述工艺涉及大量的参数和技术诀窍,通常难以借助理论分析或短期试验获取,若采用专利为主的保护策略,不但会导致相关技术被公开,而且在发生专利侵权纠纷时举证较为困难,不易维权。因此,采用技术秘密为主,专利为辅的保护策略就成了最佳选择。

至于具体的保护措施,也可以借鉴成大生物的做法:

一是与相关人员签署相关保密协议及约定竞业禁止义务。通过协议明确相关人员工作期间了解和掌握的所有技术秘密、商业秘密、其他研究发明成果的保密义务,以及一定期限的竞业禁止义务。

二是建立健全其他保密制度。实施资料授权管理——对于关键的文件,分发和回收均应受控,避免关键文件和信息泄露;在劳动合同中列入保密义务条款,对入职员工进行保密培训、确定责任追究措施等。

三是采取保密技术措施。采用私有云、文件加密、网络防火墙等技术措施防止核心资料泄露。公司的私有云为本地虚拟化平台搭建的网盘,操作人员独立账号运行,对外分享的文档有密码权限、下载次数、下载时效等技术保护;公司的重要文件通过密码进行保护,所有人均需对文档加设的密码进行复杂性与时效性处理;关键设备的操作进行用户分级管理,公司启动网络防火墙,所有的用户网络行为都经过防火墙记录并定期审计记录日志以及时阻断高风险应用。

四是在技术秘密基础上设置外围专利。对于核心技术以外的技术构思类、结构装置类等容易被分析模仿或被反向工程的外围技术选择性地申请专利进行保护,既可避免竞争对手通过专利分析知悉公司核心技术中的关键工艺参数,也便于在侵权发生时利用外围专利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