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PLUS | 以标准实现资产管理的一致性

  根据ISO55000体系的要求,实施资产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目的是将资产管理信息与财务信息相关联,获得整合、健全的信息。为实现这一目的,企业要确保财务、技术数据和其他相关非财务数据间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在考虑相关方要求和组织目标的情况下,满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ISO 55001《资产管理体系 要求》之7.5(e))。
  ISO/TS 55010《资产管理 财务与非财务职能在资产管理活动中的一致性指南》为实现财务、技术数据和其他相关非财务数据间的一致性提供了具体指导。本文将简单介绍该标准的内容。
  一、为何资产管理需要“一致性”?
  1、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的需要
  通过实施资产管理体系,将财务职能与技术、运营等非财务职能相整合,使各职能在资产管理方面协调一致,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完整性,有利于改进与资产管理有关的财务状况和资金需求评估,有效地平衡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财务需求与经营决策,支持管理层有效和高效的决策,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2、避免管理相关风险的需要
  生产设备折旧后的处理是企业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然而,在处理方式上,不同的部门之间因为职能的“不一致”则有可能出现“矛盾”。例如,技术部门和运营部门认为该设备经常出现故障而不得不频繁的维修,即使用现有其他同类型设备进行替代,也会影响其他设备的定期保养,因此需要对该设备进行更换。但是,财务部门却认为该设备尚未达到资产负债表中完全折旧的年限而不同意更换。“不一致”问题的出现常常会造成企业内部的管理不畅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二、实现“一致性”的五大要素
  2019年发布的ISO/TS 55010中,提出了企业实现一致性的五大要素,分别是:领导力、团队合作、资产登记、数据与信息的一致性和绩效监控和持续改进。

图1:实现财务与非财务职能一致性的各要素

  1、领导力
  企业要确保决策层及各部门主管承诺对资产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进行统一,向各级资产管理人员传达这些承诺,建立业务流程以确保措施的落实。
  2、团队合作
  企业要确保所有参与资产管理活动的人员都理解为何共享部门间信息可以创造双赢环境,并确保有效的消除任何隔阂。
  3、资产登记
  所有部门的资产管理主管要建立一个团队,对资产的定义达成共识。
  所有部门内建立资产信息的共享粒度和术语字典,解决粒度不匹配问题。
  所有部门之间对资产分类进行讨论和反馈,建议一致的资产编码系统。
  核查资产登记簿内所有资产或资产组合的粒度和描述是否符合约定的资产类目的说明,并在资产数据库中进行标记。
  4、数据与信息的一致性
  所有资产登记簿中资产应包含唯一标识,并在资产生命周期内保持一致。
  在资产管理数据库中使用资产字典并限制修改,以确保资产标识的一致性。
  5、绩效监控
  监控上述对一致性的承诺,并应用统一的资产信息支持决策和监控运营。
  尽管实现一致性可能需要一定成本。但是,在资产管理活动中,企业若能够实现财务职能与非财务职能的一致性,有利于其破除部门壁垒、弥补各职能对企业目标理解的差异,更好地发挥各职能的专长,确保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完整,最终实现企业资产管理目标。况且,考虑到实现这一目标的长期性和总收益,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完成实现标准要求的一致性,其总体收益方能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