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产品生命周期中的IP风险管理(四)市场推广篇

  一件产品问世,殊为不易,历经立项、研发、采购、生产、市场推广、销售/售后,每一步皆是企业人的汗水凝结而成。正因如此,IPer需为企业做好知识产权风险防范,莫因一招不慎,汗水化泪水。

图1.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可能遇到的风险

  上回说到,甲公司IP主管王艾坡层层递进,助生产部排除IP陷阱。如今,产品生产已经顺利启动,艾坡又至销售部。
  销售部经理肖德光,能说会写,有他在,甲公司的新产品不仅不愁销路,宣传广告还常常能引起业界热议。
  来销售部的路上,王艾坡一直在筹划该如何说服“三寸不烂舌”的肖经理。然而,当他进入销售部经理室后,却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平日里总是挂着笑脸,口若悬河的肖经理,此时正坐在办公桌后一言不发,愁眉紧锁。
  如此场景,王艾坡倒也不好主动搭话,只好先在沙发上坐下。两人大概沉默了5分钟,肖德光率先开口:“艾坡兄,活不好干啊。”接着他把电脑屏幕转向艾坡,“这是我们兄弟公司前几天去国外展会上做新产品推广的报道,结果被人诉了专利侵权,现在不仅展会上的产品全部下架,还有可能要吃一个销售禁令了。咱们的这款新产品也马上要去同一个国家,我现在很是担心。这市场推广还要不要做,该怎么做?”
  见对方主动来问,艾坡也开门见山,“我正是为德光兄所虑而来。的确,各国法律法规不同,涉外贸易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以及争议处理纷繁复杂。我们的产品在进入外国市场前,首先需要了解目的国或地区的知识产权情况,并提前进行境外知识产权布局。

图2.生产阶段可能遇到的风险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先注册境外商标,我已经通过马德里体系向我国商标主管机关递交一份申请书;此外,我还通过PCT途径向包含此次的目的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申请了专利保护。
  有了境外知识产权的布局,同时结合知识产权边界保护措施,我们走出国门的时候就更有底气。我已经向我国和目标国提交了知识产权海关备案,若发现别人侵犯我公司权利的嫌疑货物即将进出口的,可以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提出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
  此外,我还收集了目标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了解了相关诉讼,结合我们的新产品在境内、外的知识产权情况,对产品境外侵权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制定了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方案。
  案例:以专利构筑的非关税壁垒与标准的绑定,专门针对我国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小商品、小家电领域的产品出口限制,像欧盟打火机的CR法案、美国加拿大的彩电案,均提出加装儿童安全锁的标准,与其相关专利相捆绑,从而限制我国打火机、彩电的出口。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出口前,积极取得相关专利实施的许可,在产品中采用相关标准,避免专利侵权,从而为进入外国市场提供充分、合法的依据。
  案例:瑞士时间2008年4月5日下午3点,瑞士巴塞尔钟表展海鸥手表展柜前突然出现3位巴塞尔钟表展组委会官员。原来,世界第一大奢侈品企业瑞士历峰集团旗下独立制表人格勒拜尔·福尔斯投诉海鸥展出的双陀飞轮机械表侵犯其专利权,要求海鸥公司立即交出双陀飞轮机械表展品并由组委会带走检查。
  海鸥手表双陀飞轮手表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展团备好了证明自身持有专利和技术自主的证明文件,并迅速由中方翻译、技术骨干和当地律师组成应诉团队与组委会进行沟通。仅4个小时后,鉴定结果出来了,证实巴塞尔钟表展览会展出的海鸥手表没有违反(瑞士联邦)专利法。
  在此之外,我们还需针对技术外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比如新产品的外观、包装装潢等申请著作权、外观专利、注册商标等。特别地,营销策略、战略规划等信息,可以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这样才能在占领市场时出奇制胜。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与政府组织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不论是在政府项目申报材料中,还是企业高层的项目汇报中,往往由于相关人员出于对项目本身的重视,无意中披露了大量的经营策略信息,此类信息对于我们来说,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应该按照商业秘密方式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产品营销宣传品中使用的图片、文字的字体、转发的文章、或者使用的功能性商标(如地理标志)、网络搜索使用关键字的外部链接等,如果不进行事前必要的审慎调查,则有可能导致我们陷入知识产权的侵权风险。针对此类问题,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调查,并且在最终的信息发布前进行审批。
  如果我们两个部门能充分配合,事先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做好预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推广环节的知识产权风险。”
  听艾坡说完,肖经理脸上又浮现出了笑容,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摞文件,递给王艾坡,“这是本次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方案,还请艾坡兄细细审核,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