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搬运工 |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2)

由WIPO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记录了133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表现,并跟踪最新的全球创新趋势。本系列将为您呈现其中的部分数据。

1.瑞士、瑞典、美国、新加坡和联合王国在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名列前茅;中国、土耳其、印度、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摩洛哥是自2013年以来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攀升最快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瑞士连续第14年GII排名第一。瑞典和美国分别保持第二和第三位。新加坡(第4位)跻身前五名,联合王国(第5位)。

中国仍是GII30强中唯一一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其排名再次逼近前十,达到第11位。

日本仍然稳居第13位——自2021年以来保持同一位次。

加拿大的排名上升至第14位,这是它自2014年以来的最佳排名,代表着某种回归。

爱尔兰(第19位)和卢森堡(第20位)进入前20名,分别上升三位和一位。

澳大利亚(第23位)和新西兰(第25位)排名继续上升,分别进入前25名。

欧洲联盟(欧盟)经济体捷克共和国(第30位)进入前30名,塞浦路斯(第27位))和西班牙(第28位)在前30名内排名上升,而波兰(第40位)进入前40名。

除了中国,前40个经济体中仅有其他四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即马来西亚(第33位)、土耳其(第37位)、保加利亚(第38位)、印度(第39位)。不过,泰国(第41位)和越南(第44位)也进一步接近前40名。

巴西(第50位)在2024年仍然位居前50名。

沙特阿拉伯(第47位)和卡塔尔继续在前50名中攀升;它们是今年中东地区排名上升的两个经济体。

菲律宾(第53位)和印度尼西亚(第54位)更加接近前50名,印度尼西亚是过去三年中GII上升势头最强劲的经济体之一。

北非的摩洛哥(第66位)

在前70名中位次前移。

在百强以外,塔吉克斯坦(第107位)、阿尔及利亚(第115位)和布隆迪(第127位)的排名进步最快。

过去五年,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第55位)、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西和巴基斯坦(第91位)在GII排名中上升幅度最大。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64位)、菲律宾、土耳其、越南和摩洛哥是自2013年以来GII排名前70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2.新加坡、美国和中国在特定创新指标上得分最高。

2024年,新加坡在GII创新指标数量方面居全球首位,在78项指标中有14项排名世界第一。

紧随其后的是美国(78项指标中有9项)和中国(78项中有8项)。

部分中低收入经济体在多个领域表现突出。例如,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或人口,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柬埔寨和尼泊尔在小额信贷机构贷款方面、马来西亚在科学和工程专业毕业生方面、墨西哥在创意产品出口方面排名第一。相对而言,摩洛哥在工业品外观设计方面、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商标方面、纳米比亚在教育支出方面名次领先。

3.瑞士、美国、巴西、印度、新加坡、以色列和毛里求斯是创新领域的GII区域领头羊;印度和卢旺达继续领跑各自的收入组别。土耳其和菲律宾在其收入组别中进入前三名。

在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SEAO)地区,新加坡、大韩民国(第6位)和中国(第11位)名列前茅。另有四个SEAO经济体为前25名世界创新领先者,即日本(第13位)、中国香港(第18位)、澳大利亚(第23位)和新西兰(第25位)。

在北非和西亚,以色列(第15位)在该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随后是塞浦路斯(第27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第32位)和土耳其(第37位)。区域内八个经济体的排名上升。沙特阿拉伯(第47位)和卡塔尔(第49位)均上升一位,巩固了各自在前50名中的排名。格鲁吉亚进入前60名,排名上升至第57位。同时,亚美尼亚(第63位)也进入前60名。摩洛哥(第66位)排名上升。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区域前三名保持不变:巴西(第50位)保持第一,其次是智利(第51位,上升一位)和墨西哥(第56位,上升两位)。

该地区另有七个经济体的排名上升:哥伦比亚(第61位)是区域内跃升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与其相当的只有巴拉圭(第93位)、乌拉圭(第62位)、哥斯达黎加(第70位)、秘鲁(第75位)、巴拿马(第82位)和洪都拉斯(第114位)。

在在中亚和南亚,印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上升一位至第39位,其次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64位)、哈萨克斯坦(第78位)和乌兹别克斯坦(第83位)。除了印度和哈萨克斯坦,该地区另有三个经济体的排名上升:斯里兰卡(第89位)、吉尔吉斯斯坦(第99位)和塔吉克斯坦(第107位)。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毛里求斯(第55位)之后是南非(第69位)、博茨瓦纳(第87位)、佛得角(第90位)和塞内加尔(第92位)。肯尼亚(第96位)排名上升四位,巩固百强地位。赞比亚(第116位)、贝宁(第119位)、毛里塔尼亚(第126位)和布隆迪(第127位)的GII排名也有上升。

在2024年GII中,土耳其进入中高收入组别前三名,仅次于中国和马来西亚(第33位)。–印度在中等偏下收入组排名第一,其次是越南(第44位)和首次进入该组前三名的菲律宾(第53位)。

卢旺达(第104位)在低收入组别中领先,其次是马达加斯加(第110位)、多哥(第117位)和乌干达(第121位)。

4.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在创新方面的表现超出预期。

在2024年GII中,共有19个经济体在创新方面的表现超出对其发展水平的预期,其中大多数仍然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

印度、摩尔多瓦共和国(第68位)和越南连续第14年保持领先,成为持续时间最长的创新超出预期的优异表现者。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连续第三年创新表现超出预期,巴西是第四年。

相反,41个经济体在创新方面的表现低于预期,其中大多数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5.全球五大科技集群全都位于东亚;东京-横滨是全球最大的科技集群,剑桥是密度最高的科技集群。

东京-横滨(日本)继续一枝独秀,其次是深圳-香港-广州(中国和中国香港)、北京(中国)、首尔(大韩民国)和上海-苏州(中国)集群。

在百强集群中,中国连续第二年以最多集群数量(26个)处于领先地位。美利坚合众国以20个集群位列第二,其次是德国,共有8个集群。

圣保罗(巴西);新晋级者开罗(埃及);班加罗尔、德里、钦奈和孟买(印度);德黑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吉隆坡(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共享的跨境集群(马来西亚);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土耳其);以及莫斯科(俄罗斯联邦)是中国以外仅有的中等收入经济体集群。

相对于人口密度,联合王国剑桥和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旧金山是两个科技密度最高的集群。其次是埃因霍温(荷兰王国)、牛津(联合王国)和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剑桥(美利坚合众国)。在大韩民国,大田是第七个科技密度最高的集群,也是密度排名前十的唯一亚洲集群。慕尼黑(德国)在全球科技密度最高的城市中排名第十位。

2024年GII确认了全球百强之外的非洲顶级科技集群。埃及拥有的集群数量(11个)最多,其次是南非(8个)、摩洛哥(5个)、尼日利亚(4个)、突尼斯(4个)、埃塞俄比亚(2个)、加纳(2个)和肯尼亚(1个),其他紧随其后。这些集群在科学出版物方面实力雄厚,但在国际专利申请方面实力较弱,因此它们更多地是科学集群,而非全面的科技集群。

2024年按经济体或跨境区域划分的顶级科技集群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