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报告显示,2014-2023年间,全球共有54,000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明,其中超过25%是在去年一年出现的。中国发明人申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最多,远远超过美国、韩国、日本和印度等地区的发明人。
2014-2023年间,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明超过3.8万项,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六倍。印度是第五大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明地,其年均增长率在前五名中最高,达到56%。报告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遍及生命科学、制造、交通、安全和电信等行业。
生成式人工智能历年专利数量
2014-2023年间,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发明申请量达54,000项,发表的科学文章超过75,000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利族数量从2014年的733项增长到2023年的14,000多项。2017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增长了800%以上。科学出版物从2014年的116项增加到2023年的34,000多项。仅在2023年,就申请了超过25%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和发表了超过45%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科学论文。
图1 2014-2023年专利族申请与论文发表数量
生成式人工智能申请人排名
排名前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人分别是腾讯(2,074项)、平安保险(1,564项)、百度(1,234项)、中国科学院(607项)、IBM(601项)、阿里巴巴集团(571项)、三星电子(468项)、Alphabet(443项)、字节跳动(418项)、微软(377项)。
图2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专利排名前十的组织
生成式人工智能发明者所在地排名
排名前五位的发明者所在地分别是:中国(38,210项发明)、美国(6,276项)、韩国(4,155项)、日本(3,409项)和印度(1,350项)
图3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专利排名前五的发明者所在地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专利数量排名
排名前三位的模型包括:GANs(生成对抗网络)、VAEs(变分自编码器)、LLMs(大语言模型)。2014-2023年间,GANs模型相关专利族为9,700项,仅2023年就公布了2,400项专利族。VAEs和LLMs模型相关专利族在2014-2023年间分别公布了约1,800项和1,300项新专利族。在专利增长方面,GANs模型相关专利呈现出过去十年来最强劲的增长。然而,最近这种情况有所放缓。相比之下,扩散模型和LLM模型相关专利族在过去三年中的增长率要高得多,扩散模型相关的专利族数量从2020年的18项增加到2023年的441项,LLM模型相关的专利族数量从2020年的53项增加到2023年的881项。
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的主要应用领域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利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生命科学(5,346项)、文档管理和出版(4,976项),以及商业解决方案、工业和制造业、交通运输、安全和电信领域的2,000多项发明。
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设计新分子,加快药物开发。它还能实现文档管理和出版任务的自动化,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零售辅助系统和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并实现新产品设计和优化,包括公共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