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范围包括01数字产品制造业、02数字产品服务业、03数字技术应用业和04数字要素驱动业等4个大类。数字经济核心产业4个大类中的15个中类、86个小类,涉及国际专利分类表8个部、54个大类、154个小类、266个大组、8367个小组。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2022 年专利基本态势
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为 33.5 万件,占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比重为 41.9%,同比增长 17.5%。其中,国内 29.6 万件,占比 88.4%,国外在华 3.9 万件,占比 11.6%。截至 2022 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为 160.0 万件,占我国发明专利有效总量的 38.0%,同比增长 20.3%。其中,国内 127.3 万件,占比 79.6%,国外在华 32.7 万件,占比 20.4%(参见图 1)。
图1. 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有效情况(单位:万件)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发展态势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快速增长。2016-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六年年均增速达到18.1%,是同期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年均增速的 1.5 倍。2022 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所占比重达 41.9%,较 2016 年提高 11.3 个百分点(参见图 2)。
图2. 2016-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授权发明专利情况(单位:万件)
东部地区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优势明显。截至 2022年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分别达到 34.0 万件、29.2 万件和 27.6 万件,合计占国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 71.3%,呈现“三强鼎立”态势(参见图 3)。成渝地区近六年平均增速达到 29.2%,2022 年同比增速达到 35.9%,呈加速增长态势,发展潜力较大。
图3. 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经济区有效发明专利情况
国外在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布局态势
国外企业加大在华数字经济领域专利布局。更多国外企业来华开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布局,提交发明专利申请的国外企业数量由 2016 年的 6418 家增长至 2022 年的7613 家。从增速看,2016 至 2022 年美国、德国在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六年年均增速分别为 7.4%和7.8%,分别是国外在华平均水平(5.5%)的 1.3 和 1.4 倍(参见图 4)。从结构看,芬兰(50.1%)、韩国(50.4%)在华有效发明专利中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50%,且高度集中于跨国企业,如韩国近 75%来自三星、LG、爱思开海力士、现代等企业,芬兰近 80%由诺基亚贡献。
图4. 截至2022年底国外在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及增速情况(单位:万件)
国外在华专利布局聚焦数字产品制造业。从产业大类看,国外在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中,数字产品制造业所占比重达到 62.7%,较国内这一比重高 13.7 个百分点。其中,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占数字产品制造业的14.1%)、光电子器件制造(占 6.6%)分别较国内对应产业所占比重高 6.4 和 1.8 个百分点。虽然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中,国内与国外在华总体已呈“八二分”格局,但国外企业仍着力强化半导体、通信系统设备和光电子器件等重点产业专利布局,对我国在相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了制约。(参见图5,表1)
图5.截至2022年底国外在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布情况